奇瑞汽车登陆港交所,让背后的投资者们收获了一个丰收的时刻。其中,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王来胜兄妹尤为引人注目。
截至2025年10月14日收盘,这对潮汕兄妹所持有的奇瑞汽车股权价值高达225亿元,较2022年100.54亿元的投资额,浮盈超过120亿元。
这场资本盛宴的背后,是王来春从富士康流水线女工到上市公司掌门人,再到精准布局汽车产业链的步步为营。
一笔充满野心的投资
2022年2月,立讯精密与奇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进军汽车产业链。
当时,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以100.54亿元收购了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汽车7.87%股权及奇瑞新能源6.24%股权。
这一安排使王来春成为奇瑞控股董事会的一员,但她强调立讯精密的定位是“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
投资初期,这一交易并不被外界完全理解。毕竟,当时的立讯精密以“果链巨头”著称,消费电子业务占比超过八成。
然而,王来春却看到了一个更大的机会:借助奇瑞整车的平台,撬开汽车电子市场的大门。
2025年奇瑞汽车股权调整后,立讯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奇瑞汽车16.83%的股权,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纽带。
随着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这笔投资的价值也随之浮出水面。王来春家族最新通过立讯投资持有的15.96%奇瑞股份价值约225亿元。
这意味着,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这笔100.54亿元的投资,带来了超120亿元的账面收益。
在王来春的投资版图中,家族成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5年1月,家族投资奇瑞汽车的主体由“立讯有限”变更为“立讯投资”。王来春的胞妹王来娇、胞弟王来喜各持立讯投资50%股权,共同掌管价值约225亿元的奇瑞汽车股份。
王来娇和胞弟王来喜虽然低调,但都有自己的事业。公开资料显示,王来娇在泰睿智造担任董事,该公司制造软性材料,生产平板电脑、手机机壳等产品,拥有苹果、谷歌、华为、立讯精密等客户。
王来喜的业务范围更广,他担任董事、总经理的立景创新主营手机镜头模组、平板镜头模组等,最新估值已达225亿元。同时,他还是东莞高伟的法定代表人,该企业2024年上半年营收达39.1亿元。
这种家族协同的商业模式,与王来春的创业历程一脉相承。
打工妹的逆袭
王来春的创业故事堪称传奇。
1967年,王来春出生于广东汕头澄海区,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初中时便无奈辍学。
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建厂,21岁的王来春成为其中一员。在郭台铭“赤手空拳打天下”的理念下,她从最基础的插件工做起,每天工作16小时,甚至主动睡在车间地板上抢修设备。
那时,富士康刚刚建厂,条件恶劣,停水、停电是常态,很多人因为工作辛苦都陆续离开了。但王来春坚持了下来,靠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让她在10年间从普通工人晋升为组长、课长。
1999年,32岁的王来春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尽管她在富士康已经拥有高职位和收入,但王来春的理想不止于此,便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富士康。
告别富士康后,王来春说服了哥哥王来胜拿出所有积蓄和她一起创业,还向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借钱办厂,收购了中国香港立讯公司。接着在2004年,王来春回到内地创立了立讯精密。
创业初期,王来春的生存之道就是紧跟老东家富士康的步伐,依靠承接富士康的外包订单生存。2007年-2009年,富士康是立讯精密第 一大客户,来自富士康的销售额占其总收入的50%左右。
2010年9月,立讯精密在深交所上市,成为首家登陆中小板的港资控股电子制造企业。截至2025年10月14日,其A股市值达4005亿元,全职员工27.8万人。
如今的王来春已不再是当年的打工妹。在《2024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上,王来春以620亿元的财富位列第59位。
果链巨头的焦虑
尽管立讯精密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王来春很清楚,过度依赖单一客户是危险的。
2024年,立讯精密来自最 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70.7%。尽管招股书中未披露具体客户名称,但结合其业务构成及过往财报,市场普遍认为其最 大客户为苹果公司。
这种高度依赖的模式,使得公司的经营业绩与主要客户的产品周期、销售表现及供应链策略高度绑定。
与此同时,立讯精密的毛利率也承压明显。其毛利率从2015年的22.88%降至2024年的10%左右,低于同行水平。
面对这一局面,王来春早已开始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
2025年8月,立讯精密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拟募资不低于10亿美元,用于海外扩产、汽车电子及AI通信研发。
在招股书中,立讯精密明确表示,汽车电子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王来春投资奇瑞,绝非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除了股权合作外,立讯精密与奇瑞还成立了合资公司,专注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及制造,目标产能30万辆/年。
协议包含排他性条款——奇瑞不能再找其他汽车代工企业合作生产汽车,而合资公司打造的产品不仅可以供应给奇瑞,也能面向其他车企。
在业务层面,立讯精密为奇瑞供应高压线束、高速连接器等核心零部件,2024年采购金额达13.62亿元,同比增长329%;在智能座舱领域,为奇瑞星途瑶光等车型提供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立讯精密汽车板块负责人李晶透露,2024年汽车线束占据了汽车业务60%的份额,在新增的45亿元销售额中,线束产品贡献了27亿元。
从数据来看,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已经开始收获成效。2024年,公司汽车业务实现销售额137.6亿元,同比增长48.7%,营收首次迈过百亿门槛。
按照立讯精密的规划,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汽车业务营收2000亿元,进入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前十阵营,成为全球领 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随着立讯精密在汽车领域的不断深入,这张横跨消费电子、汽车、通信的制造大网还将继续扩张。
如今,立讯精密已在全球29个国家布局了105个生产基地、28个研发中心。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各有一部使用立讯精密的产品。
王来春与奇瑞的这场资本合作,远不止是财务投资那么简单,它正悄然改变着中国乃至全球的汽车产业链格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