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份疫情反扑以来,山东开始收紧防控,出台一系列疫情防控政策。青岛作为疫情相对严重的城市,在加强监控情况下采取了封闭小区、关闭文旅场所、调整购物中心营业时间、暂停堂食、调整公交、地铁运营时间、多区域停运、暂停线下培训活动等一系列措施。
经过一月调整,青岛市各区有序恢复疫苗接种,各类餐饮机构允许开放堂食,此后,青岛部分景区园区也接连开放,购物中心营业时间恢复,为疫情下的城市商业复苏按下了加速键。
赢商网山东站基于青岛商业在疫情中的表现,疫情前后的变化总结《山东疫情观察报告》,以具体详实的汇报呈现青岛商业于疫情后的“回血”之路。
堂食恢复、景区开放,复苏按下加速键
据3月24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统筹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的通知》,青岛市各类餐饮机构在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前提下,按50%限流措施开放堂食。
基于此,青岛海信广场、青岛万象城、青岛麦凯乐、青岛金茂湾购物中心、青岛百盛金狮广场、青岛凯德MALL、青岛CBD万达广场等购物中心都已按要求回复堂食。其中,大部分层进行营业时间调整的购物中心也已恢复运营时间。
不仅如此,不少购物中心已着手开展清明假期前后的营销活动,如芒果时代广场即将开展的“潮玩嘉年华,春季造趣节”、潍坊泰华城的约“惠”春天等。
除此之外,截止目前,青岛崂山区部分小区、青岛市南区整区已发布解封公告;不仅如此,青岛部分景区园区也已恢复对外开放,如青岛动物园、中山公园、崂山风景区巨峰、仰口游览区、信号山公园、青岛世博园景区等。
但部分小区仍处于封闭式管理,各娱乐场所也仍旧处于闭店状态,线下活动依旧未能正常开展。
疫情催化,购物中心对商业影响发生变化
商业于时代激荡中产生,于消费趋势中发展,也势必于变化中形成新的变化。青岛购物中心在疫情反扑中的表现对于生活生产复苏后,商业的常态化运营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据赢商网了解,青岛商业各业态在疫情反扑中表现迥然不同。
从购物中心整体出发,大方向上,在疫情反扑过程中,购物中心其聚焦线下的特质决定了其聚客能力的下降。出行不便,客流减少导致购物中心对消费、商业影响减弱,部分业态品牌受经营不善、疫情反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期间闭店;但购物中心线下客流的减弱,反向激发了线上客流增长,这一点也促就并加速了部分业态消费渠道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
——超市延长营业时间,配合线上运营
在本月疫情防控期间,购物中心在餐饮、亲子、文体娱业态大批量闭店的情况下,零售业态中,超市一直在保障民生的原则上下持续营业,同时配合线上配送,在反扑阶段取得了可观收益。
目前,为保证民生供应和购物中心正常运营,已有家家悦、丽达、盒马鲜生等超市延长开业时间,比购物中心提早开业半小时至一小时。
——外卖商家增多,餐饮数字化加速
从细分业态中的餐饮方面来看,自疫情爆发以来,餐饮行业就已进入“外卖+堂食”的双主场时代。疫情或许给餐饮的线下扩张按下暂停键,但也加速了餐饮的数字化转型。
其中,各类餐饮小店成为外卖商家的主要成员,小店模式也成为外卖app平台运营的主要模式。小店因前期投入小,经营资金、方式灵活,更适合线上销售的模式,未来,小堂食、大外卖或陈伟中小餐饮商户发展的主要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疫情反扑期间,外卖商家增多,餐饮数字化加速的同时,也有因缺少客流、难以支撑的品牌闭店。例如宽鲜锅贴青岛香港中路永旺店就在这期间闭店。
——线上授课持续,亲子、文体娱仍待观望
儿童亲子方面,山东目前依然处于全面暂停线下课程,采取线上授课的状态,因此,以培训、教育为主的品牌线下门店仍未开业,儿童亲子相关品牌的复苏仍需时间;
同时,文体娱相关行业也未完全开业,影院、室内娱乐等品牌仍在闭店中,开业时间仍待观望。
结语:
后疫情时代,在购物中心渐渐步入常轨的当下,疫情的反扑无疑为购物中心疫情常态化运营的整体布局鸣示出警告的信号。
如何加固常态运营中的应急部分,如何针对不同业态在疫情中面临的情况做出品牌或运营调整,如何透过疫情看到未来的消费趋势,如何进一步完善疫情常态化运营……如此种种皆已成为购物中心、乃至未来商业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