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伊始,吉利汽车席卷汽车圈,银河E8横空出世,不仅从架构、性能、安全等多方面引领20万元级别的纯电轿车市场,更颠覆了市场用户对汽车的认知。紧随其后的是吉利的时空道宇天地一体智慧出行生态升级,即将发射的“吉利银河号”卫星与其他十颗卫星将完成未来出行星座第二个轨道面的组网部署,全面提升用户在智慧出行中的体验。
吉利在新能源市场如鱼得水,持续深耕技术,以技术赋能产品,改变着生活,拓宽着智慧出行的边界。银河E8的崭新面貌颠覆了20万级纯电市场,而睿蓝7则在15万级纯电SUV市场焕发新活力。这不仅得益于吉利在架构能力、芯片技术、卫星布局和车手一体生态方面的整合,更是吉利集团对消费者的慷慨技术下放。
时空道宇科技的赋能,共同构建起天地一体的出行生态。提及吉利的低轨卫星布局,不得不提及吉利未来出行星座,这是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的星座。它为汽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手机及物联设备直连卫星通信提供赋能,全面提升了吉利新能源车型的智能出行体验。
两年前,未来星座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发射,而今吉利计划再度发射未来星座第二轨卫星,吉利银河E8将成为率先搭载未来星座尖端通信技术的车型。相较之,睿蓝7搭载的是厘米级高精定位,整套系统基于低轨卫星星座及地基PPP-RTK高精定位系统协同操作,覆盖全国主要38万公里主要高速及城市快速路,为智能辅助驾驶提供更为精准的判断。
在地图定位方面,睿蓝7更是精细入微,相较于普通定位,它的地图定位精确至一枚的大小。而厘米级高精定位系统通过联网、交互、大数据等方式,为用户的用车生活提供实时的信息分享,使生活出行充满更多可能。
作为同用一颗“星”的同门师兄弟,睿蓝7在15万级SUV市场凭借更优的价格和吉利大厂的技术背书,领先同级成为车圈里备受瞩目的存在。同样是大厂毕业生,睿蓝7搭载吉利自研7nm车规级芯片-龍鷹一号,先进制程工艺保证了车机性能,配备高效能LPDDR5内存,独立神经网络架构带来旗舰手机般的丝滑车机体验,以及更智能的驾乘感受。
在操控方面,吉利一直保有良好的口碑。睿蓝7作为SEA浩瀚同源架构——GBRC水晶架构下的纯电架构车型,在兼顾安全属性的底盘调教更趋成熟、稳定,既满足年轻人速度与激情的驾趣,又能在全家出行时兼顾舒适。
除此之外,睿蓝7还搭载了一款奔驰smart同平台五连杆悬架,使车轮与地面充分接触,操控更加精准、稳定。转弯半径仅为5.4米,制动距离35.6m,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近郊出行,都能为用户提供相当畅快的驾乘体验。
以技术为导向,吉利不断拓宽生活出行的边界。技术的每一次革新与发展都是无数研究人员深入市场了解之后的潜心深耕,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将为汽车市场、为用户的用车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银河E8和睿蓝7就是这样的产品,以技术为导向,拓宽了生活出行的边界。
这不仅是一则信号,当用户对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审美疲劳之后,中国新能源市场乃至中国汽车市场,必将回归以技术为导向的正轨。市场和用户需要的正是像睿蓝7、银河E8这样以技术为导向,不断拓宽生活出行边界的产品。吉利汽车,不
仅仅是满足市场需求是不够的,吉利汽车更在于引领未来出行的潮流,探索科技与生活的无限可能。这背后是吉利在时空道宇科技方面的持续创新和深度布局。
时空道宇科技,就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智能出行的全新大门。吉利的未来星座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对出行生态的全面赋能。这一星座不仅为吉利车辆提供了更精准的导航和通信服务,还将智慧出行引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吉利的低轨卫星布局,既包含了对智能驾驶的支持,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车联网体验。随着未来星座的发展,吉利汽车将更好地连接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一个无缝衔接的出行网络。
而这一切都源于吉利集团对先进技术的不懈探索和推动。无论是银河E8还是睿蓝7,都是技术的杰作,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大厂技术背书为睿蓝7的同级领先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而在技术为导向的吉利汽车也注重用户的全方位体验。车机性能、底盘调教、操控灵活性都是睿蓝7的亮点,每一项技术的运用都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为舒适、智能化的驾驶感受。这也是吉利汽车在行业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之一。
睿蓝7的强劲性能和出色操控,使得它在15万级市场独树一帜,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焦点。吉利汽车的技术下放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了机会,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未来出行的乐趣。
吉利银河E8和睿蓝7的推出,不仅是产品的问世,更是对汽车科技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两款车型的成功,标志着吉利汽车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出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沿。
随着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迅猛发展,吉利汽车将继续引领科技潮流,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这不仅是对技术的追求,更是对出行未来的美好畅想。吉利汽车,正以无比坚定的步伐,开创智能、绿色、舒适的未来出行新时代。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