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一起讲述“和合”

2022-10-19 16:55: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18929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短暂的休整,“呵呵中国”专题展有望近期在辽宁省博物馆再次举办。与以往在廖波举办的展览不同,此次特展主题深远,首展文物丰富。最重要的是,它从全国22个博物馆借出了100多件国宝。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到南京博物馆,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出土和收藏文物,这次都聚集在“和合中国”,让观众实现了“一展看全国”的心愿。

飞行男孩的照片

它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在“和合中国”的展厅里,有一件造型独特、天真烂漫的青铜器。它有一只环形的眼睛,尖尖的喙,弯弯的眉毛,看起来像只猫头鹰。这件商代晚期的精美青铜酒器就是“猫头鹰”,被观众亲切地形容为“愤怒的小鸟”。

“呵呵中国”展出的猫头鹰来自山西博物馆,是这个博物馆的国宝。在这次“和合中国”特展中,除了山西博物馆,还展出了中国其他博物馆的许多珍贵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宁介绍,本次特展共展出与和合文化相关的文物古籍402件/组,其中外借121件/组(177件),占展品总数的1/3。

这些借来的文物来自中国的22个博物馆,包括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和三门峡市曹保果博物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些文物不仅空间跨度大,而且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近代都有非常大的时间跨度。

展览上,我省潮阳建平出土的北宋盛达湟中铭文编钟是“靖康之变”时随秦晖二世北上的物品,特别值得观赏。此外,在专题展览中,还展出了旅顺博物馆的六件珍贵文物,分别是《弥陀净土变相图》的帛画残片、《飞天童子图》的帛画残片、《遮地朱利安鹰纹》的玉锦、两个官员绘的泥人、魏晋时期贴有塑料图案的陶片,以及《唐代飞天童子图》的帛画残片和《唐代剃度图》的绘画残片。这6件文物中,除了有魏晋时期塑料花纹的陶片外,其余均属唐代。其中,前两处为国家一级文物。

旅顺博物馆馆长王振芬说,飞天童子图的帛画残片是在中国新疆出土的。帛画中少年栩栩如生,全身赤裸,眉宇泛黄,颈上挂着项链,手臂缠着红绸,双手持物,手腕脚踝均配有长矛,四肢舒展,自然弯腰,祥云环绕,飞翔和造型充满了西方文化色彩。但是,飘飘丝的表情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吴岱做主”

丝绸骆驼雕像

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碰撞

在“和合中国”专题展中,展出了一件距今5000多年的牛河梁遗址彩陶,被称为“勾连漩涡彩陶”。这种彩陶泥红陶以黑色为底色,在黑色的底色上画出线条,流畅简洁,象征水波的涡带。

在这个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卷轴状彩陶壶旁边,还有一个2000多公里外的青海省出土的环形彩陶壶。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这种陶罐的壶身上也有光滑的圆形涡纹。

同时,相隔千里,这两件文物并排展出,凸显了数千年前人类祖先对包括河流、太阳和月亮在内的大自然的认识,以及他们在彩陶上远距离描绘自然场景的巧合。

在“和合中国”展出的400多件文物中,有多组反映同一主题和历史现象的文物,类似于钩环彩陶缸和圈纹彩陶壶,虽然地域和时间跨度较大。

在特展的“和谐万邦”展区,有许多隋唐墓葬出土的骆驼俑。山西博物馆的隋代胡人吃饼骑骆驼,辽宁省博物馆的唐代彩绘胡人骑骆驼,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唐代带丝袋骆驼俑,都反映了隋唐时期古丝绸之路上贸易繁忙、经济文化交流繁荣的景象。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和合中国”展出的十几类文物中,除了考古遗址和墓葬出土的文物外,古代字画也分门别类有序展示,体现了同一个主题。如围绕桃花源、孝、行旅图、兰亭雅集等主题,策展人分别展出了卷轴、立轴、册页、扇面等古代书画作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